【街头的标语】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法国人,世界著名摄影家,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布列松的足迹遍布全世界,他拍摄了大量精彩的照片。1958年布列松来到中国,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拍摄。在这期间,布列松的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拍摄了大量反映当时中国民生百态的照片。
【“除四害”宣传画】资料㊣显示,1958年是中国人向“四害”和各种疾病大进军的㊣一年。当年国家下发了《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要求在10年内或者更短时间里实现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后以臭虫取代麻雀)的任务。很快,一场轰轰烈烈的“除四害”的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广场的民兵】尽管1958年距离新中国成立已经过去了9年时间,但当时依旧是全民皆兵的时代。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到处都能看到民兵操练的身影。民兵既是国家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于是预备役的基本组织形式。民兵分为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
【图书馆看书的年轻人】50年代正值国家百废待兴时期,很多人都是从㊣战争年代走来,他们无比珍惜眼前的和平安宁生活。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一心想着如何快速建设国家,成为大家迫切的愿望。为此,大家充满斗志,激情澎湃,干劲十足。
【购㊣㊣买卤菜的乘客】纵观整个50年代,人们穿衣打扮几乎都没有重大变化。女装是布拉吉连衣裙□□□、列宁装□□□、两用衫□□□、长西裤等。当时最时髦的打㊣扮就是蓝色或者灰色的背带㊣工装裤㊣和白衬衫,而男装以中山装为主。在一些大城市,偶尔还能看到“的确良”衣服。
【国营商店】1949年10月20日,上海成立了“公营上海市日用品公司门市部”,这是新中国第一间国营商店。国营商店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是物资匮乏的表现形式之一。当时成为国营商店的营业员,那真是一件无比自豪的事情。
【小学生们参观古迹】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基础教育薄弱,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初中入学率仅为6%,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只有11.7万人。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农村的文盲㊣率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一个村庄都找不出一个识字的人。从1950年开始,国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扫文盲运动。
【大炼钢铁现场】1958年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炼钢行✅动,有人曾这㊣样回忆当时的炼钢,“到处都是小高炉,每隔几十米就有一座炼铁炉冒着熊熊火焰。所谓炼铁炉,就是一个高大约三□□、四米的黄泥炉,上面有一截大约一米高的□□、用屋顶瓦拼成的烟囱,炉内用普通黏土砖砌成炉㊣膛,炉的下半部装满木柴,上半部装填粉碎成一定大小的矿石,炉的㊣下部用一个圆筒形风箱以人工鼓风。”
【鞍山钢铁工厂工人】鞍山钢铁厂至今有8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日伪时期的,原来一直采取平炉□□□□、模铸配套生✅产,设计年产钢58万吨。作为新中国恢复建设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鞍山钢铁厂承担了我国建设钢铁强国的主要任务,创造了中国钢铁工业史上的无数个第一,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和“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另外,当时成为鞍山钢铁厂的工人,那是无比自豪的一件事。
【“除四害”现场】“大家㊣拿着长竹竿□□、或鞭炮爬上房顶炼钢图片,手执旗子□□、扫帚□□□、毛巾吆喝着,敲打锣鼓和脸盆追㊣赶麻雀;家家户户用开水灌老鼠洞,用六六㊣粉熏蚊子,集体✅去厕所□□、菜场等场所捕灭苍蝇等特钢百科。”这是当时真实的写照,也反映了中国人的凝聚力。